市民在箱遇音乐集市享受安逸时光
夜幕降临,璧山城区依旧热闹。茅莱山畔的后备箱市集里陌生人“箱遇”在一起,歌声飞扬,热闹非凡;梦圆夜市、星光里夜市中人声鼎沸,市民纷纷驻足打卡。随着夏季的到来,城市的夜晚又恢复了往日活力,开始沸腾起来。将目光移至室内,随着直播平台的兴起和火爆,很多年轻人纷纷踏上直播带货的道路。调好灯光,摆好支架,按下开播键,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凭借着自己的才艺和技能吸引大量粉丝后,他们又靠着网络直播带动家乡特产销售。当下,“夜市地摊+电商直播”已经成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联动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带货”也“带路”
直播经济激发消费新潜力
大兴镇利用“电商助农直播”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
对于很多商户来说,直播带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通过一块屏幕,他们就可以将货品销往全国各地。随着直播经济的兴起,电商直播成为商家销售必备的手段,许多传统行业也通过线上积极开展业务,拥抱“新赛道”。
5月8日晚,在西部(重庆)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各个直播间,本地生产加工的农副产品、食品礼盒琳琅满目,50多名主播声情并茂地介绍各类商品,与粉丝频繁互动,直播场面十分热闹。
“我手里拿的是来自咱们璧山广普的脐橙,大家可以看到它色泽晶莹剔透,味美多汁……”在直播间里,主播圆子正通过抖音平台,热情洋溢地向网友们推荐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点赞和下单。当天,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达4万余元。
“为做好线上直播,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每天都会通过璧山探店、璧山觅食记、璧山优选等直播账号直播带货,涵盖家用电器、日用百货、休闲零食、生鲜水果、餐饮美食等数千种商品,种类十分丰富。网络直播能满足大家足不出户的购物需求,还有一些优惠活动,所以更受大家欢迎。”主播圆子介绍。
“现在线上直播带货非常火爆,去年我们承办了首届‘寻找西部带货王’电商主播大赛,开展‘数商兴农’‘璧玉有礼’等70余场专题直播,总观看人数超过1200万,成交总额突破18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秦丹告诉记者,直播平台不仅辐射拓展了实体经济经营“半径”,也成为多产业串联融合、激活消费重启的新动力。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该公司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今年,该公司还将通过不断完善电商运营、网红孵化、搭建产品供应链等功能,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助力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
“直播带货”的模式,一方面能够实现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有效供给,满足城市居民在线消费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各项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在大兴镇高桥村的电商直播中心,“乡村罗二妹”助农直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村干部罗秀萍已经开展了160余场直播,将产自大兴镇的儿菜、葡萄、金丝皇菊、菲油果等天然绿色农副产品卖向全国。
大兴镇党委书记高峰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结合“数商兴农”工程,发起了“乡村主播培养”计划,依托特色农业产业,采取“党建引领、支部搭台、村干唱戏、村民收益”模式,让党员干部“变身”助农主播、直播带货“变身”新兴农活,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积极发挥党员作用,大兴镇开展“共谱电商进行曲,同筑乡村振兴梦”、“我为数字乡村发展献一策”等座谈会近10场,依托党员联户,广泛宣传电商发展政策及前景,走访产业大户,收集发展需求。制定《大兴镇“一村一主播”培养计划》,从人才储配、培养发展、激励机制、平台设备等多维度为村干部主播发展提供保障。以高桥村拍摄基地“振兴小院”和“电商直播中心”为引领,打造电商工作室、主播议事厅、产品展示等平台,并提供技术支撑、电商培训、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服务。
如今,大兴镇的田间地头处处都涌现着村干部带领村民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的身影,他们不仅把农村的原始生态呈现给广大网友,也借助网络流量挖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能。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15亿,约占网民整体规模的五成。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播带货”“直播运营”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创业模式。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创业者、企业家,开始进驻直播行业,借助网络流量收获投资运营收益。迅猛发展的“直播带货”行业,呼唤着“带货主播”群体变得更专业、更职业、更具社会信任力。
对于刚跨入“带货主播”的群体来讲,如何将其当作自己的一份严肃职业,这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区商务委电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璧山区正通过定期培训的形式,重点针对想从事电商、希望通过电商拓宽销售渠道的传统企业、乡村振兴带头人及创业新青年,从直播带货法规、主播基本素养、新媒体文案设计、短视频拍摄技巧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应用,培养、挑选电商直播人才。
点亮“夜经济”
打造新地标 催热“烟火气”
夜幕降临,夜市上人头攒动,“烟火气”十足。
夜经济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夜间经济的繁荣是一个城市开放和活力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熟的夜经济可以塑造一座城市的地标,如南京夫子庙夜市、长沙坡子街夜市等都成为游客观光旅游的必选。在璧山,悄然复苏的“夜经济”也让这座城市重新散发出久违的活力。
夜幕之下,一排排汽车整齐地排列着,后备箱被打开,商品堆满其中,车前支起一个小摊,架上一盏小灯——这是记者在璧山远近驰名的厢遇音乐集市见到的一幕。每天夜幕降临,这里举行的后备箱市集,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
一辆私家车,几把露营椅,配上简单的灯牌,就构成了市民王文兴的摊位。工作之余,王文兴会在晚上和几个车友相约在集市摆摊,主要售卖手打柠檬茶等饮品,一晚上能卖30杯左右。“利用后备厢摆摊成本较低,也相对灵活,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认识新朋友。”王文兴告诉记者。
“我们圈子有个说法,后备箱市集就是流动的百货店。”王文兴介绍,2022年夏天,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市集。之前他曾经兼职做过微商,在朋友圈卖东西。当看到网上的征集帖,他觉得新鲜,便报名参加。但后备箱市集的受欢迎程度让他有些意外。“起初觉得可能会比较小众,没想到各年龄层都很喜欢。”他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关于后备箱市集的微信群他有10多个,每个群的人数都达到了上限,里面既有年轻人,也有赶时髦的中年人。
如果说后备箱集市让不少人轻松实现了“老板梦”,那“地摊”这个老词也在后疫情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华灯初上,位于璧泉街道梦圆广场上的一处夜市上,闪烁的霓虹灯中人流涌动,伴随着升腾的烟火和小贩们的叫卖声,构成了城市独特的烟火气息。
市民陈女士白天她经营着一家自己的服装店,但近年来生意不太景气。在得知梦圆广场的夜市可以免费摆摊后,陈女士就驱车带着店里最好卖的几个款式来“挣外快”。陈女士的摊位一般从19时营业到22时,生意好时可以卖出近千元。
“让我们这些老百姓摆摊做点生意,不被赶也不抽摊位费,减轻我们的压力。”陈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天气的转暖,夜市迎来了生意最好的时段,看热闹的、出来玩的,广场上经常是人头攒动。
除了梦圆夜市以外,随着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的落户而产生的“星光里”是另一个具璧山特色的夜市代表。目前“星光里”已经有门店72家,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涵盖超市、餐饮、理发、服装、快递、彩票、精品店等业态,每当夜色笼罩四野,工人们三三两两走进“星光里”就餐娱乐购物,正是辛苦一天后的最好放松时刻。夜市上空聚而不散并夹带着诱人香味的烟火气,是“生活感”满满的最好展示。
星罗棋布的摊点是人间烟火,慰藉了城市居民的心,激活了城市发展的一池春水。璧山的夜市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只用了短短2年时间,和其他新兴经济形态一样,正经历着“野蛮”发展的时刻,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显现。如摆摊门槛低,人员比较混乱,有些人售卖的商品还会有假冒伪劣产品,时常会有纠纷。有时车辆乱停乱放,阻碍交通,垃圾随意丢弃,给城市管理带来困扰等等。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的力度,让其从自由生长走向健康发展。如区城管局在规划“星光里”夜市时,就利用周边闲置空地修建了生态停车场,让周边的群众购物、就餐、停车需求同时得到满足;在厢遇音乐集市筹备阶段,区市场监管局就积极对接摊主,详细了解夜市规模、发展及运营情况,就摊点证照开办条件、办理流程等问题对业主进行提前辅导,并主动将办公地点设置到夜市现场,为摊主统一办理证件,让摊位经营更加规范。
线上消费方式加速深化,线上消费持续爆发式增长,直播“带货”、生鲜网购等交易规模大幅提高,线上课堂、远程医疗、在线办公、线上娱乐、线上社交等在线服务消费加速成长,线上消费成为消费回暖的重要支撑。同样,奶茶店旁人头攒动,烧烤摊上热气腾腾,夜市街上热闹非凡……夜经济繁荣的背后,是民生考虑,更是城市商圈如何实现产业再升级的思考。可以预见,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再加上政策支持加码与行业规范到位,“夜市地摊+电商直播”的经营模式将更加深刻改变新零售业态,构建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让消费潜力得到更好释放,为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动力。
记者 罗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