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点播 > 正文

幸福河湖流淌出百姓的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23-05-17 11:13

市民在璧南河水体周边健步走

河长办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巡河工作

璧南河秀湖公园段生态修复景观

三合镇为治理河流水质建设的生态湿地系统

  记者 王淼 张保鹏 文/图

  初夏时节,璧山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璧南河畔绿树成荫、俯拾皆景。

  河湖长治、人水相依,这是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河湖面貌持续改善的真实写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近年来,我区聚焦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秉以“河长制”为抓手,首建“树状图”责任体系,围绕“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坚持水岸同治、一河一策,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让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清岸绿”的美景日渐显现。

  完善河长制“树状图” 三级河长履职担责

  璧北河蜿蜒绵长,流经我区八塘镇,它曾养育了沿途肥沃的农田,使周边的村庄成为了鱼米之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实施生态整治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璧北河有相当数量的河段成了臭气哄哄的“烂水沟”,不仅周边居民不愿意靠近河道,甚至连捕食鱼虾的水鸟都很少驻足。

  作为当地的责任河长之一,八塘镇副镇长李乾春对此深有感触。“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看着这条陪伴我半辈子的母亲河越来越差,我心里就堵得慌。”为了改变璧北河的状况,定时巡河、排查污染源、寻找改善水质的方法成了李乾春这几年的重点工作。他隔三差五就会和同事一起,沿着璧北河流域巡查,哪儿有养殖活动,他总是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督促当事人进行环评达标整改。若水质难以稳定控制,李乾春就会四处查资料想办法,前往市级、区级相关技术部门寻求支持和解决方案。

  而这只是我区河长履职担当的一个缩影。健龙镇画眉村地处我区璧南河流域,辖区内有大小七八条小溪是璧南河的支流。作为村级河长,画眉村村党总支书记王小琴对这些小溪流的情况了如指掌。

  “我基本每过3天就会到这边的溪流巡查一次。这条溪叫黑凼沟,水质最清澈,夏天的时候河沟里有很多螃蟹。”从王小琴手机里显示的巡河历史纪录来看,她每次巡查都要徒步4里多路。在巡河过程中,王小琴还会用记事本备注巡查发现的问题,连捡拾的垃圾、水体两岸的水土保存情况等都有详细记录。

  高质量建设幸福河湖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为把蓝图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自2017年以来,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注重“河长治”顶层设计,构建了河长“树状图”责任体系,聚焦综合治理,精准施策,科技赋能三个方面来实现科学高效河湖治理。

  区生态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河长制责任“树状图”细化分解区、镇街、村社“三级”防治责任,向下延伸建立了库长、塘长、泵长、口长、点长等制度,把区领导、部门镇街和村社干部点对点绑定各类污染源,明确管护责任,杜绝河流保护责任出现“真空”,做到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无缝衔接。

  目前,34名区级领导分别任34条区级河流河长,全区69个区级部门作为区级河流牵头单位,15个镇街122名镇级河长,166名村级河长协同推进水污染防治与河长制工作。

  据统计,我区各级河长在2022年共巡河19757次,巡河里程24720.64公里,发现问题2396个,整改完成2396个,做到了及时有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管河、护河责任落实到了“最后一公里”。

  河与岸同治 区域河流重焕新颜

  璧南河流域聚集了较多工业企业,加之区域内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污染面源“双重压力”的影响,给河湖治理提升带来不小挑战。

  在治污方面,我区先从河水及水源造成“伤害”的污染源治起,先后关停741家污染企业和500余家有污染的养殖场,堵住了污染源头。同时,为了平衡发展,杜绝“一刀切”,我区还积极引导帮助相关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提升污水预处理能力。

  在重庆蓝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污水预处理车间里,该公司环境安全科负责人符顺学正和同事一起检查污水处理的设备运行情况。“我们处理站主要采用“物化处理”的方法,用氧化和中合混凝法,处理能力为240m3/d。”符顺学告诉记者,公司按照三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方式,全力保障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同时,每12个小时对处理池里的水质进行抽查,确保排放污水达到无害化环保要求。

  目前,全区90%以上的企业已建成了污水处理设备,并明确了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基本建成了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企业生产效益、职工生活环境、河流生态保护的共赢。

  与此同时,我区将沿璧南河岸退让48米作为保护范围,按照“河内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科学治河举措,对璧南河进行了清淤疏浚、对河岸进行绿化美化的生态修复。如今,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拓宽加固、两岸绿化而形成的生态型河流风景线长50余公里。

  “璧山先后经历‘治河’‘创模’历程,使璧南河从‘璧山之痛’转变为‘治污典范’。”区生态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自2014年起,以璧南河、周边的秀湖公园和观音塘湿地公园为主的璧南河水利风景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璧南河如同一条绿色丝带串起了生态湿地一颗颗风采卓越的碧玉珠,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海绵城市”示范区等“国字号”名片也相继花落璧山。

  一河施一策 问题导向精准防控

  璧南河长180.279 km,璧北河长126.453 km,梅江河长130.89 km,河段集雨面积5km2以上支流共51条,另有中型水库 4 座、小(Ⅰ)型水库16 座、小(Ⅱ)型水库 76 座……璧山河网密布,要实现对水系的有效管治绝非易事。

  为此,我区于2020年11月启动了区级河流的“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多轮资料收集、专题讨论、征求意见,充实完善了大小河流的名录档案,编制了“一河一策”治理规划方案。

  “无论是璧南河这样的重点河流,还是璧北河和梅江河等重要支流,就算只是百姓门前的小河小溪,都有自己的‘户口本’。河流入档入册后,更方便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进行有效分解。”区生态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针对不同流域和河段的自然水文特点以及污染源,我区在河长制工作中采取了“分门别类、各个解决”的思路。

  在来凤街道辖区内的璧南河河段,该街道在河长制工作中重点抓污染源,目前,已经对河岸两边企业排污的“暗沟和埋管”全部采取封堵措施,在醒目位置竖立 “严禁排污”的标语和指示牌,并在所有场镇生活污水排放点修建过滤池,街道和区环评部门会不定期的对过滤池出口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排放的生活污水达标。

  在璧北河流域,因当地工业污染源较少,农业种养殖活动相对较多,所以当地的河长制工作主要集中在疏浚河底、修建生态湿地、以及合理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方面。

  而在梅江河流域,相关镇街每年开展生态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鲢鱼、草鱼等鱼苗超过5万尾,为进一步优化河段水质、持续巩固生态治理成效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每一条河流水质好了,河流环境整体也将极大改善。2021年,在国家级市级考核断面中,除璧南河两河口国控断面4月为地表水Ⅳ类水质、12月为地表水V类水质,璧北河平滩市控断面5月、7月、8月均为地表水Ⅳ类水质,璧南河两河口国控断面、璧北河平滩市控断面均值均达到地表水Ⅲ类。2022年,除璧南河两河口国控断面2月为地表水Ⅳ类水质、璧北河平滩市控断面4月为地表水Ⅳ类水质,璧南河两河口国控断面、璧北河平滩市控断面均值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我区水质状况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向善。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璧南河重焕新颜,璧北河和梅江河也变成利民惠民的“幸福河”。如今,河湖潺潺、风光如画,碧水长流、游人如织见证着璧山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美丽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