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比亚迪刀片电池厂区
龙润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生产线上忙碌
青山工业智能工厂
位于秀湖公园内的“企业之家”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是强区之基。近年来,璧山坚持工业立区、制造业强区,锚定“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总目标,制造业持续扩量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443 家、增加值 29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 13.8%;高新技术企业 360 家、“小巨人”企业 16 家,“专精特新”企业 207 家,总量分别位列全市区县第4、第 3、第 4;动力电池占全市投产产能的 95%,DCT变速器、转向器分别占全市份额的 60%、22%,电驱产业获评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光电显示、智能装备获评市级特色产业集群;璧山高新区成功获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
做强——
抓增量招大引强
近年来,我区引进比亚迪、康佳、中科曙光等项目201个,签约合同金额达1415亿元。刀片电池、MicroLED等全球领先成果也在璧山诞生。当前,我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机遇,以高质量招商促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工作获市政府督查激励。
今年2月,我区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程等8个工作专班,每个专班以“制定一张产业地图、锁定一批目标企业、出台一套产业政策、制定一套招商方案、引进一批项目落地、推动一批项目开工和投产”等“六个一”为重点推进各项工作。
重点产业专班全面掌握产业发展态势、产业分布和全产业链条,精准绘制产业地图;围绕“补链、强链、延链”,主动获取招商信息,精准锁定一批目标企业;针对有关产业出台涵盖土地、人才、资金、股权投资等“政策包”,为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靠前服务协调,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及投产,推动重点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紧盯电池、电驱总成、底盘系统、车载显示、数控机床、智能检测等细分领域,突出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导向,大抓关键企业招引。
上半年,全区共签约先进制造业项目 77 个,投资额 434.98 亿元,重点洽谈钙钛矿、MLED显示器件、特色集成电路晶圆制造等百亿级项目。新开工项目 31 个,工业投资达121.97 亿元。
做大——
抓存量提质增效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我区着力培育一批“亿元规上”核心配套企业,持续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当好企业的服务员、采购员、销售员、招商员,以供应链驱动企业实施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赋能,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深入企业走访摸排、统计分析调查情况、组织开展对接活动、协调争取金融支持……上半年,璧山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程专班全力以赴帮助一个个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好项目陆续萌芽壮大,成长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今年以来,该专班主要从抓新能源汽车“链主”配套、抓重点企业配套、抓项目前端环节、抓产品市场应用和抓区外市场拓展五个方向发力,促进龙头项目实现增量,拉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共帮助 19 家企业争取本地重点企业订单 5.34 亿元,入库73 个技改项目、总投资 63 亿元,新增科技型企业 228家、“专精特新”企业69家,新建智能工厂4家、数字化车间21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速高于全市 9.3 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
在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程专班的大力推动下,我区构建起区域内协作发展产业联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企业供应链对接活动,通过出台奖励政策等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向本地企业配套放量。支持企业向外拓展市场,借助各方资源,为企业走出去开展订单对接活动牵线搭桥。打出“人才、资金、用工、科技、生产要素”等保障组合拳,让企业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产品开发、扩产扩能上。
做优——
抓环境优化提升
“早餐会”是璧山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的举措之一,即政府利用上班前的一个小时,邀请辖区内多家企业、多个部门一把手到场,点对点、面对面、小规模,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个性化的问题,倾听企业心声,现场认领任务。
“参会部门负责人在听取了企业提出的诉求后,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不能立即解决的全部记录,会后形成任务清单交办,限时完成。”璧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早餐会上,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小事”,都成了政府眼中的“大事”。一项项诉求被提出,一个个解决方案快速跟进……比如重庆榆璧陶瓷有限公司近两年发展势头强劲,因扩大产能、增加生产线急需用地,在“早餐会”上提出诉求后,相关部门成功帮该公司找到5亩空地用于原材料周转。
营商环境,是企业的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和风细雨、首违不罚”的服务理念,推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的服务机制。从行政审批、要素保障、纾困解难等各个方面入手,精心地呵护新兴产业的成长。行政审批方面,实现了“一次都不跑”改革,建立审批代办的专员制度,让企业办事情更加方便,为24个社会投资项目代办行政审批手续100余项。要素保障方面,建设了中小企业家园,为成长型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物理空间;并组建了“八大资金池”,加大产业投资基金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提高融资的获取度,支持52家企业融资贷款3.8亿元。同时,我区还协助78家企业招工4500余人、14家企业招引技术人才118名。(记者 曾清龙 文/图)